【编者按】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出台以来,四川各地在贯彻落实中因地制宜,围绕重点精准发力,驰而不息正风肃纪,积极解决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。其中,达州市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在渠县各乡镇探索建立“廉政食堂”,狠刹公款大吃大喝、奢侈浪费等问题,为公务接待“减肥瘦身”,从源头遏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享乐主义、奢靡之风等“四风”顽疾,进一步改进了干部作风,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。
目前,渠县60个乡镇已全部按照“硬件齐备、人员到位、制度上墙、流程清晰、台帐详实”的标准化建设要求,建立起“廉政食堂”并规范运行。同时,该县在“廉政食堂”建设中,还着力将廉政文化融入其中,让廉洁的价值理念柔性浸润到干部的思想深处。
中央《八项规定》、《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意见》等要求相继出台后,以公款大吃大喝为代表的“四风”问题,虽得到有力遏制,但部分地区和单位阳奉阴违,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,“四风”穿上了“隐身衣”、躲进了“青纱帐”,特别是公务接待由明转暗,从高档酒店走入私人会所,从城市繁华区走入乡村农家乐。个别单位甚至将公务接待科目当成“一个筐”,各类开支都往里装,使其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,基层群众对此反映强烈。既要“堵后门”又要“开前门”,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,建立遏制发生在群众身边吃喝风的长效机制,考验着各地从严治党、科学执政的能力和水平。
渠县县委立足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大背景,契合解决群众身边的“四风”和腐败问题大气候,按照“因陋就简、整齐划一、简洁卫生”的原则,将乡镇“廉政食堂”建设作为重点项目工程和解决群众身边热点、难点问题的务实之举超前谋划、加力推进,纳入平时检查和年终考核指标体系,并通过试点开展、模索前行、全面推广等递进方式,实现点面结合、整体推进。同时,下发《关于乡镇廉政食堂建设管理的实施方案》,逐级分解任务,层层落实责任,并利用各类新闻媒体、党务政务公开栏以及手机短信等载体,大力宣传重要意义和建设成果,表明了坚决刹住公款大吃大喝等不正之风的决心和定力。
返回首页